
从怀化市区驱车60公里,穿越郁郁葱葱的山脉,站在S321省道旁,远远便能看见成片的金银花基地与云海相连,勤劳的农民三手指灵动地穿梭于花间,争分夺秒地进行花期抢收;培丰村的金银花厂机器轰鸣,四条加工线同时开工, 晒花、杀青、筛花、分装、上车一气呵成,忙碌的景象后承载着的是培丰村蒸蒸日上的共富产业梦。
“共富产业”建设,正是中方县铁坡镇培丰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实干探索。
党员探路,牵好“共富线”
20年前的培丰村还是没有产业、没有技术、没有资金的“穷”村庄,“发展等一等,办事靠一靠,上面要一要”是村党组织信奉的不二法则。
眼看着周边村选准产业,走上致富路,培丰村着了急,那么发展什么产业才能带动老百姓致富呢?为了找准发展方向,村里召开了党员大会,集思广益。
经过讨论,培丰村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好是最大的发展优势,结合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壤松软的特点,最宜中草药种植。而金银花花期集中、易管理,能栽种多年且适应性强,不挑环境,种植金银花不失为一条稳定致富的好路子。
为了规避发展风险,村党支部从邵阳小沙江引入“蕾花”品种,并发动7名党员建立了20亩示范基地,当年便尝到“甜头”。为了带领群众致富,试种党员将种苗免费推广给老百姓,并在示范基地手把手教授施肥、减枝、采摘技巧。
在党员的带头下,群众纷纷跟进,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培丰村已形成千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
支部引路,织密“共富网”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主导产业的劣质也逐步显现。虽然培丰村立足村级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农户+经纪人+经销商”为一体的专业化金银花市场。但介于供需信息差和产销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培丰村的金银花长期为外地鲜花供应地,鲜花价格往往维持在3-5元之间,干花增值空间被下游供销商吞噬殆尽。
“如何发展转型”成为村党组织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村“两委”班子外出学习考察,并深入思考怀化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本村产业的结合点,最终通过决定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金银花烘干仓储项目,引导村民以金银花、劳动力或土地入股村合作社,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021年,村合作社通过入股投资和“政银担”贷款筹资50余万元建成了600平方米金银花烘干仓储基地。通过烘干仓储,每年村集体可收储金银花3.5万公斤,销售收入达35万元,并带动2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因合作社保底收购金银花,逐步打破外来客商垄断鲜花价格市场,合作社的花农人均增收500余元。
政策铺路,延长“共富链”
培丰村在“三产融合”上不断进行探索尝试。通过党建引领,培丰村党总支以合作社为媒,广泛发动群众实施“订单农业”,并与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市农科院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从源头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派出中草药专家实地传授除草培土、施肥减枝、病虫防治等种植技术,切实保障金银花品质。
同时,致力做好“品味、品牌、品质”文章,将金银花细分为“食品级”和“药用级”,申报注册“两品一标”,积极参加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并借助“电商节”“年货节”等活动持续打响品牌影响力。
今年,为进一步畅通电商销售渠道,村里请来资深新媒体营销导师开展电商培训,通过打造本土“网红”引流深化“生产、储存、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链,让百姓在产业链条中获取更多发展红利。
责编:谭莹莹
来源:怀化日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